考試大綱不僅能給你一個復習的方向,還能幫助你梳理整個知識脈絡,方便記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大綱:湖南師范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經濟學原理(二)》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湖南師范大學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822]考試科目名稱:經濟學原理(二)
一、考試內容及要點
政治經濟學部分
考試目標:
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把握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客觀要求的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全面認識資本主義經濟運行和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基本問題,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以及認識在這一趨勢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變化與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從而科學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考試內容:
一、導論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政治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相互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和科學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二、商品經濟的一般理論
(一)商品和貨幣
商品經濟的歷史地位;商品經濟存在的條件和商品經濟的基本特征;商品二因素、勞動二重性和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勞動價值論;貨幣的產生、本質和職能,貨幣流通量規律;價值規律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二)市場經濟
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相互關系;市場經濟對資源配置的作用;市場經濟的特征;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市場對經濟的調節;市場體系的類型及其作用;市場格局的形成和類型。
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一)資本和剩余價值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形成;貨幣轉化為資本;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剩余價值規律;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當代資本主義剝削形式和勞資關系的變化。
(二)資本積累及其歷史趨勢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資本有機構成和相對人口過剩;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和歷史趨勢。
(三)資本的流通過程
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三種職能形式、三種循環形式;實現產業資本循環的條件;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過程和實現條件;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實現過程、實現條件;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四)資本主義的分配和消費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利潤的本質、影響利潤率的因素、利潤通過部門之間競爭轉化為平均利潤、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及生產價格形成后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的變化;商業資本的形成和作用、商業利潤的來源和形成的途徑;借貸資本的本質和利息率的決定、股份公司及股票;資本主義地租、級差地租與絕對地租;資本主義消費關系。
(五)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及其發展
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及其經濟實質;當代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對壟斷資本主義的影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特點及其基本形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兩重作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六)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
國際貿易、經濟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協調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當代國際經濟關系。
(七)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積累與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趨勢及危機的加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長期性與曲折性。
四、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一)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的本質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的途徑;社會主義的本質;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必然性和長期性;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形成、發展及其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及其總體布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完善及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調整;城鄉集體所有制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實現形式;非公有制經濟形式。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存在的客觀必然性和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作用和特殊性;社會主義經濟中計劃與市場的關系;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現代市場體系。
(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市場經濟中的交易主體;社會主義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國有企業改革,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經營機制;國有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和居民生活消費
國民收入的核算;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與再分配;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配中的效率與公平;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及其改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居民生活消費和全面改善民生。
(六)社會主義商品流通、貨幣金融和財政
商品流通在社會主義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培育和完善;社會主義貨幣流通;社會主義商品價格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社會主義信貸和利息;社會主義銀行和金融;社會主義財政的性質和作用。
(七)社會主義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經濟增長方式及其轉變;經濟發展;科學發展觀;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產業分類和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八)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經濟關系
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客觀必然性;我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目標和戰略;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主要形式;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不斷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開放型經濟水平。
(九)社會主義宏觀經濟運行和宏觀調控
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涵義;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平衡的條件;社會總供求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的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總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社會主義國家實施宏觀經濟調控的必要性;政府的經濟職能及其轉變;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任務和主要目標;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方式與手段;宏觀經濟調控的財政、貨幣、產業、收入政策。
西方經濟學部分
考試目標:
測試學生對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應用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決市場經濟中有關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供求理論及其應用
(一)需求理論
需求與需求曲線;需求的變動與需求量的變動;市場需求與個人需求。
(二)供給理論
供給與供給曲線;供給的變動與供給量的變動;市場供給與個人供給。
(三)市場均衡
供求均衡和意義;價格機制的作用方式。
(四)彈性理論
需求彈性及其計算;供給彈性及其計算。
(五)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
政府價格控制的影響,稅收的超額負擔;稅收對市場的影響。
二、消費者和生產者理論
(一)消費者理論
基數效用與需求:邊際效用理論和歷史,消費者均衡;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偏好理論與需求:無差異曲線,邊際替代率,預算線;掌握序數效用論下消費者最優的條件,理解價格-消費線與需求曲線的關系;能運用拉格朗日方法,從效用函數等推導出需求函數。
(二)消費者剩余
(三)生產者理論
各種產量概念;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生產函數與生產要素投入的選擇;幾個主要的經驗生產函數;成本理論:各種成本概念和曲線,廠商利潤最大化條件。
三、市場結構理論
(一)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的決策
完全競爭企業面對的需求曲線和它的收益曲線;完全競爭企業的短期決策和它的短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市場供給曲線;完全競爭企業的長期決策;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市場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市場均衡的效率。
(二)完全壟斷市場上企業
壟斷的原因;完全壟斷企業面對的需求曲線和它的收益曲線;完全壟斷企業的短期決策和長期決策;壟斷的福利代價;價格歧視。
(三)寡頭市場上企業的決策
寡頭市場的特征;折彎的需求曲線;寡頭的決策;博弈論:納什均衡,幾個主要的博弈矩陣。
(四)壟斷競爭市場上企業的決策
壟斷競爭企業面對的需求曲線和它的收益曲線;壟斷競爭企業的短期決策和長期決策;壟斷競爭與社會福利。
四、要素市場
(一)市場如何決定收入
收入和財富;邊際生產率決定投入的價格。
(二)勞動市場
勞動需求與勞動供給;勞動市場的均衡;決定工資的若干因素。
(三)土地市場和資本市場
土地和租金,經濟租;資本和利息理論。
(四)收入分配
不平等的衡量;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學;減少貧困的政策。
五、市場和政府
(一)外部性
外部性和市場無效率;外部性的私人解決方法;針對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二)公共物品
不同類型的物品;公共物品特征。
(三)信息不對稱
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次品市場;保險市場。
(四)管制
了解管制理論。
六、西方國民收入核算
(一)宏觀經濟學的特點
(二)國內生產總值概念
(三)核算國民收入的方法
(四)從國內生產總值到個人可支配收入
(五)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六)了解名義GDP和實際GDP
七、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一)均衡產出
(二)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三)其他關于消費函數的理論
(四)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
(五)簡單收入決定的動態模型
(六)乘數論
(七)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及乘數
(八)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
八、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一)投資的決定
(二)IS曲線的斜率、移動
(三)利率的決定
(四)LM曲線的斜率、移動
(五)IS-LM分析
(六)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
九、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一).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二)財政政策效果
(三)貨幣政策的效果
(四)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
十、宏觀經濟政策實踐
(一)經濟政策目標
(二)財政政策
(三)貨幣政策
(四)宏觀經濟政策及理論的演變
十一、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一)總需求曲線
(二).長期總供給曲線
(三)短期總供給曲線—凱恩斯模型
(四)凱恩斯主義對經濟波動的解釋
(五)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對現實經濟的解釋
十二、通貨膨脹理論
(一)通貨膨脹的描述和分類
(二)通貨膨脹的原因
(三)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
(四)政府針對通貨膨脹的政策
十三、經濟增長理論
(一)新古典增長理論
(二)影響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
(三)了解經濟增長理論的新發展
原文鏈接:https://yjsy.hunnu.edu.cn/info/1027/13242.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湖南師范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經濟學原理(二)》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